返回

影含笑水含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 红尘惮(169)

    没药山,沿着月光城护城街边枣花河一直走一直走,它驻落在枣花河的尽头,可以坐船走水路,也可以走陆路。那些天大雨倾盆,枣花河水位上升,发起了洪水,所以,我们都选择了走陆路。

    “快走这边,我们要争取走到人群的最前面,不能停。”我脑海里回响起那天去往没药山时队友们的声音。

    当时,她们好几个人异口同声,扯起我衣袖往前拽着,只差没有背着我前行了。

    “真的走不动了,你们先去赶路吧,我休息一会儿,呆会儿上山后再会队。”那是一个枣花盛开的时节,眼前,莺语,花飞,我听见了自己来自灵魂深处里的声音,它在不停的对我说:

    “就在此处停一会儿吧,就在此处停一会儿吧。”

    见眼前有一块石头,我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路边的石块上了,此时,只想做一个看花人,别再去想输与赢。

    平日里在愰愰悠悠中生活习惯了的人,这突然加大了50倍的码力,就算是一台机器都受不了,何况区区肉身?

    别跟我说什么修行?修行,的确修的是对当下刺激源的忍受能力,容纳能力,但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啊,只能慢慢的来,一点一点的来,一步一步的来,所以,谁要是强迫我用他们的节奏去行事,我就跟谁急,这等于是要了我半条命啊,命都没有了,赢又有何用?

    凡尘间的人们,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不相信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总是要不停的赶路,不停的计划,不停的做事,不停的说话,不停的读书,甚至还能一心三用,一心多用,能在同一时间里处理好几件事,比如,能一边吃饭一边谈业务一边看手机还能一边与桌边的人谈笑风生,就样不停的,哦,就是不能停的,自己不能停的也就罢了,还有连带着身边人与他们一起,不停的往前冲,做一个催命鬼。

    为什么要赢,赢的意义是什么?

    对了,我忘记了这是凡尘世间,赢了的意义太多了,赢了,就可以不用停在阴暗之处了,赢了就不再需要去做一头倔驴了,不需要再为了自己的“真理”而倔强到底以便被人吞没得无影无踪了,赢了很多人就会自然站到你这边,赢了才能谈骨气,谈义气,谈恩情,谈爱情,谈亲情等等等。

    输了,就代表失去很多进入人群的门票啊。

    难道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去追求赢吗?心灵世界又开始变得混乱了。是停?还是继续走?

    “不行,你不能掉队,快走,走不动也得走。”

    那几个人一边数落着我,一边直接拽着我的胳膊将我抬了起来,往没药山脚下跑去,很快,便赶超到了后面的500余人。

    有时想想,当工商业达到文明的时代,其实也挺好的,有个名词叫协助,叫合作,叫共赢。这就如一股洪流,我都还没开始发力,就直接被冲到了岸边了。如果不喜欢这种被洪流带着走的感觉,一浪结束之后,下一浪,也可以自由切换自己的空间或时间。

    相比以家族形式组成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缠缠绵绵到天涯,一缠上就得捆绑在一起就得放弃自己心灵的梦想的组织,当下的我,更喜欢以工商业形式组成的各种大大小的以“事情”为中心的组织,我觉得它们更具有灵活性和公平性及合作性。

    以家族形式组成的团队,明里讲的是合作共赢,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因为他是以“情”为纽带的,“情”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付出的一方,另一方是以“情”回报之,可是“情”也分好的情感与不好的情感啊,好的情感:鼓励,信任,欣赏,肯定,尊重,理解等等;不好的情感:羞辱,怀疑,打压,否定,嫉妒,挑剔等等。

    这又让我将记忆拉到了青少年时代了,那不,与此时此刻几乎同样的情境,一样是为了满足身边人的各种期待,去逼迫自己适应大家的生命节奏,却不得不丢掉了自己的生命节奏,尽力的付出着自己能付出的一切,不管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情感等等,只因为彼此身体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液,用“血缘情”来绑定的关系,彼此付出,所以,那种付出在任何人看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你需要不断的去满足他人的期待,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情”。

    难就难在,我明明在很努力的付出着,到最后,我依然没有获得我想要的“情”,也没有获得我想要的“物”,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就好像我原本是一个水润润的红通通的苹果,扔到榨汁机里,榨出了味美的果汁营养汁被大家给喝光了,最后我只剩下了一堆渣子了,然后直接被扔进垃圾桶里的那种感觉,且还不能有任何埋怨,为大家牺牲小我,他们管这叫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为什么安装到我身上总感觉挺便扭的?再往深一点思考,我总感觉把这个词语强行的安装的每一个女人身上,也是不太符合常理的,你只要是个女人,就得‘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像大地一样,无言,无怨,无悔,无私。

    那倒也是哦,若生活在古时代,只要一个女人做不到“厚德载物”,命运就会特别的惨,但那也只是在古代,现在已经不是古代了呀。

    载物的能力,如果按照现代科学原理,有一部分是先天基因决定的,就是神经递质血清素能比较高的人,血清素是当下分子,当下分子能高的人,承受外界刺激源的能力比一般人强,他们的脸皮比树皮还厚,心比盾还钝,都不需要修行了,就能做到任你毁我辱我骂我轻我等等他们都能承受的住;当然,除了先天,其实也有后天人为训练出来的,在古代,强化训练女人对当下的承受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把她们的脚缠起来,三寸金莲;把她们关起来,不允许出门,只能在屋里绣花等等。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长此以往便能训练下去,习惯成自然,自然就有了安住当下的能力了,当下的一切刺激源,听得多了管它风声雨声雷声,也都化成了美妙的弦调声了,不管身边人如何对待自己,踩之,喷之,讽之,骗之,损之等等,习惯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天天这样训练下去,直到把眼前所见的一切的一切变成一种见怪不怪的习惯,自然就有了载物的能力了啊。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的,比如在外旅行,有时候选择的住宿地点,地理环境座落在街市,刚去的前二晚,被外面的机动车声,街市里的吵闹声,吵得人不得安宁,神经错乱之感,再多住上几晚,就习惯了,我们的身体里的细胞天生就有对噪音及各种刺激源的免疫能力。

    所以,我觉得血清素能高的人,也许是基因里带的,也许是从小的封闭式训练有关;而小时候以开放式训练的孩子,一般神经递质多巴胺能比较高,而神经递质血清素就相对比较低一点。

    多巴胺能,让人关注远方,高处,未来,未知的东西;血清素能,让人关注眼前,近处,当下,已知的东西,这两者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点里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体里的。除非TA是搞艺术的,是艺术家,便可以做到雌雄同体。

    就我自己而言,从幼年起,父亲就把我当成男孩子来培养的,习惯了开放式的生活方式,千万里山河,千万里有色,几乎每天都在山河日月天地万物间奔跑着,安住在自己的小屋里时间并不是特别多,自然神经递质血清素当下分子比不上其他女性了,地势坤以厚德载物,这活儿我还真干不了。

    所以,到了青少年时代,当我为家庭的付出,未获得相应的回报时,常期处在千年寒冰般地窖般的刺激下,我是十分一百分一万分委屈的,愤怒的,这哪里还有什么载物的能力哦。

    我哭我闹,不过,他们又会搬出现代的很多观点来说服我屈服于当下:

    “你活该,一切是你自愿的,只要是你自愿的,你就不能有任何怨言。”

    “谁让你脑子不开化?”

    脑子不开化的人,还不是因为情非得已啊。

    后来,我越想越觉得:地势坤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本来就有问题的,包容接纳就是德,没有善恶之分,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没有是非之分,那不是佛的境界吗?话说,佛是超越三界了,超越了有无了,不在红尘之中了,好吧。

    但世俗界,我坚定的相信,是有善恶好坏是非高下之分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人都在追求“有”,都讨厌”无”。又有几个人如佛那般能在“无”的世界的自由自在呢?

    更何况,佛他也是从善与恶的世界里走出来的人,他曾经是皇室里人,那里面同样是你争我夺的,如果没有善恶,他为什么要选择出离皇宫呢?去过苦行僧的生活呢?直接呆在皇宫里修行,任你用刀砍我口水喷我火烧我,我都忍受不就是了?干嘛还有走过千山万水,最后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而不是在皇宫里的悟道的呢?

    所以说嘛,做为一个世俗之人,其实吧,大部分人是以恐惧驱使的人生,都怕死,都想自己拥有的更多,别人拥有的更少,都还在追求“有”的心灵境界里打转着,那么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肯定就会分化出一个好善恶高下对错等二元对立世界的。除非,每个人都达到了佛的境界了,自由的境界了,有或无,都当是一回事了,那把这一句‘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安装到“每个人”身上,当然,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可事实,放眼望去,那些所谓的有德之人,载物之人,真的全都有德吗?真的都成佛了吗?真的能做到把“有”可当成“无”,把“无”可当成“有”了吗?能以“无为”之身,入“有为”之境,能做到冷眼看红尘花开花落,缘起缘灭了吗?

    反正我是做不到的,至少,当下,是做不到把“无”与“有”当成一回事的。

    于是,我得出的自己的结论:红尘世道中人,所谓的厚德载物之人,大多数是没有佛的境界,却硬是要去做佛的事儿。其结果,要么,把自己气得半死不活的,或者把自己气得浑身是病的,早早的就一命呜呼了;要么,以为自己能像佛一样承载万物,结果把自己承载到大牢里去了;要么,就成为了控制狂,天天制造各种刺激源,制造恐惧,以此来操纵身边的人,从而捞到更多的好处(这里面,多巴胺能高的人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能动性强,但忍受外界刺激能力不太强,所以,很容易被身边血清素能高的人操纵,这些人喜欢制造恐惧,制造各种噪音,忍受不了强刺激的多巴胺能人便选择屈服)成为身边人的一粒棋子,一棵摇钱树,摇啊摇,摇倒一棵大不了再换一棵,继续摇。不过,也有很多逃出红尘之网的跳出九天棋盘的“八爪鱼”们,或许,那“八爪鱼”正是多巴胺能高的“人”变的,他们不做他人摇钱树了,选择了在红尘中到处撒网了,到处画饼画盘,成为了更高级的玩家,更高级的操纵者,这样下去,我不知道人间是一场悲剧还是一场喜剧?答案留给后生者回答吧。

    在这里,我不是批判谁对谁错?是在怀疑世俗间“地势坤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合理性。

    先说说第一种人吧:就是没有佛的心灵境界,去硬是要去做佛的事儿的子民啊。比如,我就曾见过住在我们家房子隔壁栋的小姨,那的确走的是妥妥的“坤道”,真像佛门之人啊,像大地一样存在着,来者不论好坏善恶皆选择默默承受,那包容性真是了得,她家男人今晚在女牌友那儿过夜她选择包容,明晚在女老板那里过夜她也选择包容,后晚在女同学那里过夜她还是选择包容,至于打牌赌博输钱了,那当然选择包容啊,按理说,这不就是厚德载物了嘛,嗯,是的,的确载物了,她住在大房子里,一日三餐有用愁,每天只管躺着,只是每日里忙煎药,那药罐子从不离手的,不到四十岁,人就随药罐子一起去西天了。

    而他的老公则成了现实版的西门庆,演驿了现代版的《金瓶梅》,最后落个人财两空,颠沛流离,也差点儿入了鬼门关。

    话又说回来,如果那住在我家隔壁栋的姨,是一个血清素能高的人,是一个玩得转有无的人,那她可能还活着了?用世俗人的话来说,怪只怪这位姨,命不硬,身子太弱了,是身弱之人,没有载物的能力?

    什么身弱之人?在我看来,这纯属歪理。

    我还是那句话,如果厚得载物,天道无为,可以无尽的纵容别人的恶,纵容身边人的恶,能容忍他人的一切的“恶”,这就叫“德行”?把德与物扯在一起,纯属扯蛋,如此说来,那古时代奴隶主阶层,地主阶级等等不是最有德行的人咯?侵略者也是最有德行的人咯?

    可能有人会问了,你不是追求“无”追求“虚无”追求“内在体验”吗?咋还在算计得失呢?还一直在批判处在人群之中勤勤恳恳的能忍能受的人们呢?你修你的道?管那么多做什么?

    因为我也是生态链里的一份子啊,我来红尘间“玩转有无”,一个人时,先要追求“有”,等“有”了后,再来谈“无”。是“玩转有无”,先把实的弄懂了再来琢磨虚的啊。一直玩“实”的,或一直玩“虚”的,我觉得就是有问题的生态链。

    而“地势坤厚德载物”,它是让一个人一开始就进入“虚无”的心灵境界,或者打着“虚无”旗帜来追求“有”的心灵境界,没有善恶,没有好坏,没有得失。这怎么做得到哦,人家佛陀是皇宫里出生的呢,从小就见识过经历过大富大贵,自然可以从“有”的境界很快切入到“无“的境界,而做为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一穷二白的人能比吗?包容一切?承受一切?包容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包容他人的罪恶,无论他人把你当垃圾,当无形物,当尘埃,当垃圾桶等等,你都要像大地一样,视万物于无形,只管承载就是了,你承载的越多,你拥有的就越多,你的命就越好。

    我只能说:一个靠“忍受”一切来获得万物的人,个人觉得这样的一生,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活过,一个对疼痛感一点感知力都没有的人,无论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都无所谓的人,这样的人跟一块石头一根木头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大多数人是不认可的,因为大多数人依然是极端的集体主义者。

    极端的集体主义者,就是认同为集体可以牺牲个体的子民,只能说他们可能是血清素人格吧,血清素能高的人,能承受更大的人际压力。

    当然,若选择与恶魔共生,承受住一切压力后,还能有感有觉有知的活了下来,也算是修得圆满吧,承受不住压力的,就挂掉了。

    可这承受压力的能力是基因里带来的啊?难道人生之路只能选择在固定的关系里原地踏步围着三寸地盘拉磨才是上上道吗?我不太认可,因为通向解脱的方式有千万种,人间路有千万条,何必执着于这一种呢?执着于一种的,我看就是太懒了,懒得去寻找其他的解脱之道。